遵义发布

- 黔北第一新闻客户端 -
下载APP

莫贪野生菌美味 小心中毒伤身

来源: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4-07-24 热度:
最近天气炎热,雨水增多,为野生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很多市民前往购买和采摘,野生菌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因此提醒大伙:切莫贪图野生菌的美味,小心中毒伤身。
 
遵医附院急诊科教研室副主任、门诊部副主任陆元兰告诉记者:“野生菌的生长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这也导致野生菌中毒事件在这段时间频频发生。今年以来已经有33例急性蘑菇中毒的患者到我院就诊,其中有10例患者住院治疗。”
 
近些年,各大媒体一直在宣传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但还是有部分市民认为,自己能够鉴别是不是毒蘑菇,因此勇敢地“尝鲜”,却不料“中招”的就在这部分人群当中。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例如,颜色鲜艳者、菌盖上有疣突者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无毒;煮时银器、大蒜、米饭变黑者有毒,没变颜色无毒;不生蛆、不生虫者有毒;腥、辣、苦、涩、麻、臭者有毒;受伤变色的有毒等等。
 
“其实这些说法是不可靠、不可信的。不是颜色鲜艳的蘑菇都有毒,在我国常见的致命鹅膏就是白色的,灰花鹅膏是灰色的,假单红鹅膏则是淡黄色的,这些都是剧毒蘑菇。”陆元兰这样说道。
 
 
想要避免中毒,市民最好就不要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菌。当食用野生菌,出现不适,恶心、呕吐、头昏、眼花、皮肤发黄、少尿、茶色尿等症状,特别是一起吃的人也出现了类似症状,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陆元兰说:“如中毒6小时内,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在家先行催吐治疗,送到医院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根据临床及生化结果初步判定中毒的轻重。食用有毒蘑菇严重的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应尽可能的配合医生做蘑菇种类鉴定,尽早治疗。”
 

全媒记者:邓长虹 张光玮

编辑:胡丹

编审:向婧

总值班:null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遵义发布参与评论
0
0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