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新引擎”的当下,绥阳县涌现出一批特别的“乡村主播”。他们在工作之余身着日常工装,手持手机,穿梭于乡间小道、田野村落,将镜头对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秀丽风光与基层工作日常,用一条条鲜活生动的短视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宣传“新动能”。

“大家好!我现在站的地方是黄杨镇小米辣种植示范基地,我们的小米辣已全部种植完成,预计再过一个月,第一批辣椒就能采摘尝鲜啦!”
在黄杨镇的辣椒地里,该镇联庄村村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任华礼用一口地道方言,在同事的镜头前热情地介绍着当地农特产品。接地气的讲解,让这条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大批网友点赞,评论区里“黄杨小米辣真不错”的夸赞声不断,还有不少网友留言询问购买渠道。

农产品推介只是任华礼宣传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黄杨,她常常利用工作之余,独自拿起手机拍摄。乡村的大小事务、惠民政策解读、自己的工作点滴,都成了她短视频里的精彩内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大山,也让更多乡亲知道并享受到惠农政策。”任华礼说道。
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2024年,绥阳县选拔出12名有一定自媒体运营基础的人员,担当乡村“小喇叭”,宣传家乡,其中有5名就是基层干部。这十几名“小喇叭”由县网联会围绕账号定位和策划、文案基础和结构、视频拍摄及剪辑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

任华礼自去年7月起,开始在她注册的名为“乡村小喇叭(任主任)”的抖音账号上发布视频,目前已累计发布50余条视频,收获6.1万次点赞,吸引5800余名粉丝关注。谈及过往,她感慨:“以前没培训,全凭热情做账号,开始流量还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受限。现在经过培训,新账号再也没出现过这些状况,流量也越来越好。”
”目前,绥阳的乡村“小喇叭”已遍布洋川、蒲场、黄杨等多个乡镇(街道)。在坪乐镇解放村,由村委会副主任张茂和工作人员陈霞、陈黎黎组成的“解放三枝花”组合,同样凭借短视频获得大批网友关注。

“大家好,我们是‘解放三枝花’!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给大家宣传‘两清三改两治理’。一说‘两清’,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
当下,全县正大力推进“两清三改两治理”工作,她们将环境整治行动编成通俗易懂的讲解词,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村民参与。
除了政策宣传,乡村美景、特色美食也是“解放三枝花”视频里的“常客”。作为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群体,她们每次拍摄前都会精心策划主题、拍摄手法和文案。张茂笑着回忆:“刚开始出镜时,我们总笑场,说话也没条理,一条视频得拍好多遍。但拍得多了,慢慢就掌握了技巧,现在熟练多了。”今年4月初,三人首次同框拍摄的作品在抖音发布,迅速引发关注,收获4000多个点赞,单条浏览量达30.9万次,讨论量近1000条。
“当看到一些鼓励的话语的时候,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更加有动力;看到一些建议或者批评的话语的时候,这也会鞭策我们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也会用好手中的手机,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为地方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解放三枝花”表示。这些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乡村“小喇叭”,用一个个短视频记录着乡村的质朴与美好,也传递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信心。
全媒记者:绥阳融媒体 潘娅 王泽熙
编辑:袁赛英
编审:周颖 李光伟
总值班:邹杰 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