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增进公众对该病的了解,倡导早防早治的科学理念,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以“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义诊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咨询问诊。

上午9时,义诊台前已人头攒动。由该院神经内科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解答有关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情绪与行为变化等方面的疑问。医护人员还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的专业测评,并发放阿尔茨海默病健康教育手册。

“我母亲几年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总是一件事反复问,我很担心她目前的情况。”市民宋小英在现场向医生咨询78岁母亲的后续治疗方案。接诊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小艳在详细问诊并初步评估后,提出专业建议:“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日常生活干预如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以及拼图、计算等认知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活动现场设有科普展板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和照护技巧。杨小艳主任医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进入中晚期则可能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对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全媒记者:陆邱珊 敖放青( 实习生 )
编辑:胡维(见习)
编审:许帮 李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