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旨在提升公众对这一“隐形杀手”的认知与重视。作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慢阻肺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存在公众知晓率低、规范诊疗率低的现状。
为提高大众对慢阻肺的认知,增强“预防为先、早筛早治”的健康意识,11月18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二病区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世界慢阻肺日”专家义诊宣传活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病情持续发展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功能,不仅致残率高,也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亟需引起广泛重视。

义诊现场,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询问就诊群众的病史,仔细倾听症状描述,逐一解答疑问,并讲解慢阻肺的危害与防治知识,结合个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
活动还为市民提供免费血压和肺功能检测,筛查中发现部分人员存在肺功能异常。专家向高危人群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资料及“慢病关爱包”,并就后续诊治给予专业指导。

“以前上楼总喘气,以为是年纪大了,今天检查才发现是肺功能问题,医生还教了我呼吸锻炼方法。”刚完成筛查的李叔叔手持健康手册说道。
在健康宣教环节,医护人员围绕“促、诊、控、防、治、康”六个方面,用通俗语言讲解慢阻肺“咳、痰、喘”等典型症状,强调肺功能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针对常见误区,专家指出“慢阻肺虽不可逆转,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正常生活”,同时普及戒烟、环境防护、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醒患者应长期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停药。
本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近100人次,发放《慢阻肺疾病知识手册》《早识别早干预,让呼吸多一分轻松》等宣传资料200余份。

此次义诊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意识,进一步强化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理念。下一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二病区将持续推进慢阻肺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健康宣教、随访干预和免费筛查,推广科学防治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质量与健康幸福感。

全媒记者:张婷 李沛凝 (见习)
编辑:郑玉洁
编审:李光伟 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