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发布

- 黔北第一新闻客户端 -
下载APP

封面故事│遵义,城市书房里的慢时光

来源: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4-23 热度:

在遵义,阅读正逐渐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城市阅读空间成为市民们心灵的栖息地,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时光。

读者在1964文化创意园的“搊和空间”书房阅读(记者 王鸿 /摄)

不被定义的阅读空间

周末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遵义市图书馆的书架上,不少市民早早来到这里,开启一天的阅读时光。

有的市民会选择在安静的角落,沉浸在一本小说中,跟随主人公的命运起伏感受别样的人生;有的则会在自习区,专注地阅读专业书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充电。

对于许多来这里的人来说,阅读不是枯燥的学习任务,而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图书馆这个空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这里,读者只需将身份证或借阅卡一刷,就能轻松完成借书、还书的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借阅效率。这一便捷的服务,让读者不再受限于传统人工借阅流程,随时都能开启阅读之旅。

除了自助借阅设备,图书馆还大力引入数字资源,构建了丰富的电子图书馆藏。通过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海量的电子书籍、期刊、报纸等资源。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午休时间,还是在家中,只要有网络,就能畅享知识的盛宴。数字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在空间布局方面,遵义市图书馆也进行了优化。原本略显拥挤的书架被重新规划,留出了更多宽敞舒适的阅读区域。阅读区配备了柔软的座椅、明亮的灯光和良好的通风设施,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还设置了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多媒体体验区、自修区等功能区域,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这些智能化服务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让图书馆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前来。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地方,更是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成为遵义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遵义中心城区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城市主题书房,这些城市书屋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利用了公园景区、商业街区、文化广场等城市空间,方便市民阅读休闲,以独特的魅力成为市民阅读的新宠。

今年开放的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城市主题书房是遵义市城市主题书房的新成员。书房位于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启慧楼一楼,21类14500余册图书琳琅满目,其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占2/3,从经典文学名著到热门科普读物,应有尽有。加上毗邻新蒲湿地公园,周边学校众多,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

“主题书房开在我们小区真的是太好了,不仅离家近,晚上回来还可以在这里坐着看书,特别好!家里有小孩的也很喜欢来到这里,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安静地写作业。”去年12月绥阳县首个城市主题书房开放后,林达阳光城居民潘吉凤这样感慨道。

在道真自治县尹珍城市主题书房,小学生冉嘉乐穿梭在书架间,挑选喜爱的书籍后,静静安坐在室内,手捧书卷,沉浸在书香之中。“这里的书都是免费借阅,种类很多,我可以在这里看,也可以借回家看。”冉嘉乐说:“我会经常来这里,这里特别安静,阅读的体验感很好。”

居民们或静坐于书桌前,或倚靠在柔软的沙发上,专注阅读。一家人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在温馨的亲子时光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青少年们则会相约来到书房,交流最近阅读的好书,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这样的场景在遵义的城市阅读空间比比皆是。

在这些阅读空间里,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多媒体体验。市民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阅读电子书籍、观看讲座视频。

一些阅读空间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绘画比赛等,让市民在阅读之余,能够欣赏和参与到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城市阅读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阅读空间,还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散发着更加浓郁的书香气息。

市民在仁怀市一书店阅读图书(遵义图库·陈勇/摄 )

不拘一格的阅读之美

众多热爱阅读与思考的人汇聚在城市阅读空间里,吸引他们的不仅是书籍的魅力,还有思想的交流和分享的喜悦。

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城市主题书房,都注重与市民的互动和交流,经常举办的线下沙龙书友交流会、读书分享会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在这些活动中,读者们可以围绕主题诵读推荐自己阅读过的好书籍、好文章,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工作、生活的理解,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走进新蒲新区林达商圈城市主题书房,捧读一本名著,成为附近群众休闲的一种选择。在书房里,总能看到许多像六角井社区工作人员黄卫秋这样的市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城市书房“充电”,汲取知识的养分。

黄卫秋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她总会抽出时间来到城市书房。她觉得,这里是喧嚣城市中的一片宁静港湾,能让她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静下心来阅读。书房温馨舒适的环境,为她的阅读体验增色不少。

阅读对黄卫秋的个人成长和工作帮助巨大。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她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综合素质。在工作中,她常常能从书中汲取灵感,获得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使问题得到更妥善地解决。

红花岗区的城市书房管理员冉灿说:“大家在城市书房感受到的,不只是阅读的快乐,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像黄卫秋、冉灿一样,还有许多市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悦”读时光。

在遵义市新华书店举办的红花岗区2024年“书香红城·全民阅读”暨“护苗2024·绿书签活动”主题宣传活动上,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龚辰分享了一本充满希望与奋斗的励志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海伦·凯勒从失聪失明到勇敢面对生活、成长成才的经历。

龚辰表示,能和遵义的书友一起分享读书感受是一件乐事,从书中汲取力量,鼓励温暖更多的人,这份成就感难以替代。

在遵义,阅读已浸润到许多市民的生活之中,与他们的成长紧密相连。

被评为遵义市首届优秀阅读推广人之一的李艳丽是一位法律工作者。“从小我就爱阅读,上大学开始写作,在阅读和写作中探索读书乐趣和人生价值。”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了散文、诗歌的李艳丽表示,走到今天,阅读给予了自己巨大的成长,也让自己更加热爱生活,更爱这个美丽的世界。

同样是遵义市“优秀阅读推广人”的潘贵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还记得,他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在镇上只有几平方米的新华书店买的。在这个书店里买的《三年级单元作文指南》,成了他每次写作得到老师表扬的“秘籍”。知道他爱看书,家里的亲人给他带回来许多书,从此和阅读结下不解之缘。在学校工作,他也致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我相信书的世界里有答疑解惑的钥匙,有拂散迷雾的清风,有降噪静心的香茗。阅读之乐,就乐在其中。”

对于许多一样热爱阅读的市民来说,阅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座精神灯塔。


 
点击下图阅读
《遵义》杂志电子版
更多深度原创好文
↓↓↓

记者:石影

编辑:谭冰

编审:毛索

总值班:云彬 夏艳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遵义发布参与评论
0
0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