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发布

- 黔北第一新闻客户端 -
下载APP

技术迭代加速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帮扶”,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

来源: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5-07-03 热度:

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牵头的第二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正以系统化协作模式在黔中大地书写县域医疗振兴新篇。这支由骨科专家吴术红、麻醉学科专家刘富兵、儿童神经学科专家田茂强分别领衔的专业团队,通过多维赋能持续激活基层医疗内生动力,在关岭、纳雍、三都三个帮扶点实现从技术输血到体系造血的跨越式发展。

几天前,75岁的患者潘败因车祸导致右腿脚踝严重骨折入院,由于伤情严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吴术红在接诊后,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成功将患者骨折的脚踝缝合。

“当时真的很严重, 脚踝都断了,我当时想的是这么严重,先来这里止血,然后肯定要转到大医院去。后来没想到在吴院长的帮助下,我母亲在这里顺利做了手术,现在恢复也很好。”患者家属杨秀厅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自2024年6月至12月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县域就诊率就超过90%,并成功开展了40余项黔南州首次实施的手术,特别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技术的精准化与微创化治疗。2024年医院手术总量达到了8456台,同比增长了21.39%,其中三四级高难度手术量增长了32.07%。

在该院的介入导管室,医生们正注视着血管造影实时画面,通过手中的导管为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今年3月,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在遵医附院“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带领下,接连实现了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冠脉内超声检查及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等多项技术突破,彻底改写了三都县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历史。

“在帮扶团队的帮助下,我们介入手术从开始到现在共开展了六百台左右,平均一天三到四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 工作人员周忠政说。

从技术的提升到技术的突破,发挥专业特长,加强重点科室和薄弱学科建设,推动独立划分神经外科和骨科并细分6个专业组,实现精神科开科、康复中心和介入导管室全面运行。在三都,遵医附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正用实际行动书写“家门口就医”的新答卷。

“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健康服务模式转型,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为水乡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术红说。

全媒记者:杨梦云 张莘伟

编辑:吴杰

编审:张志立

总值班:云彬 夏艳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遵义发布参与评论
0
0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