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接到许多消费者投诉,一些所谓的聊天交友软件,其实暗藏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这些网络平台纵容无视低俗色情的违规之举,甚至还打造出了一条隐秘的为线下卖淫嫖娼交易提供信息撮合的交易平台。(4月21日央视新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来接触社会,而且有大量单身男女有“脱单”需求,这让各类交友软件、婚恋交友网站随之兴起。
但网络交友却乱象丛生。比如一些婚恋网站或交友平台疏于管理,以盈利为目的,背离了服务属性,甚至设立各种消费陷阱,以虚假信息吸引消费者,诱导消费者消费。
对待网络交友软件乱象,亟待“猛药去疴”,法治亮剑。
应对交友软件的无序运营采取措施,加强平台监管,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严厉打击色情诈骗、色情交易等犯罪行为。对于涉嫌诈骗等犯罪的交友软件,应坚决下架并严惩不贷,以提高其违法成本。
应用商店应承担起管理责任,在App上架前进行运营模式评估,确保合规上架;上架后,亦需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
相关部门应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法规,强化网络婚介管理,将那些打擦边球的“脱单”App纳入严格监管。
各相关机构应形成治理和监管合力。平台自身也应承担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力度,提升自净能力,例如禁止使用虚假身份注册,加强审核,并配合监管部门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用户权益。
此外,广大网民应提高防范意识,对网络交友保持警惕,不轻信网络交友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一旦遇到权益受损,要及时保存证据并积极维权。
作者:戴先任
编辑:龚琴
编审:赵登银 徐洪霖
总值班:云彬 夏艳
投稿邮箱:zmcplb@163.com
总值班: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