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吸引9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动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形成“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自5月10日揭幕以来,“苏超”迅速走红。
“苏超”为何会火?从比赛本身来说,它很接地气,由江苏13个设区市(被称为“十三太保”)各派一队参加,参赛队伍中既有职业球员,也有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和高中生等业余球员,成本不高,参与感强。像“村超”一样,这类比赛没有商业炒作,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苏超”火起来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展现了“十三太保”的城市魅力。“苏超”实现“一城一主场”全覆盖,通过城市间的角逐激发地域认同感,让足球成为传播城市文化、凝聚民众共识的崭新载体。这项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地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一次激情碰撞。
此外,“苏超”通过赛事链接文旅资源,通过低票价、“看球+旅游+美食”等文体旅套餐,甚至是“景区门票免费+早茶特惠+酒店8折”等福利,向广大游客发出“邀请函”,强劲带动文旅消费,实现“1+1>2”的效果。一场场“苏超”,踢出搞活内需、拉长消费链条的“好球”。
“苏超”的爆火再次证明,文化、体育和旅游之间的关联性强、耦合度高,是相互融合、相互赋能、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苏超”爆火后,其他省份的足球联赛纷纷被网友“点名”,是否可能诞生下一个“苏超”?如果其他地方要举办类似比赛,应考虑好赛事的定位,要结合自己的地域特色。
其实,刺激文旅消费并不一定要“什么火了学什么”,关键是需要开拓思维、创新形式。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荣昌卤鹅,消费者跨越山海追寻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人间烟火与文化基因;冰雪旅游从“尔滨”火到全国,游客想要体验的不仅有玩冰雪的乐趣,更有民俗文化。其他城市想要提升城市知名度,让消费者近悦远来,如何打破中规中矩的营销,精准调度资源,在文体娱深度融合方面多多创新,值得深入探索。
作者:何勇海
编辑:龚琴
编审:赵登银 徐洪霖
总值班:邹杰 夏艳
投稿邮箱:zmcpl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