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披上这身白衣,成为一名医生,是幼年时许下的一个愿望;“用心听见每一份心声”。因为这份朴素而炽热的愿望,最终指引我坚定地踏入了遵义医学院的大门,再后来进入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
求学十几载,是知识与技能打好地基的关键时期。我深知,耳鼻喉虽被称作“小器官”,却承载着关乎每一个人生命质量与尊严的“大功能”。因此,我如饥似渴地学习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并在实验室里专注科研。毕业后我如愿进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两年后到南方医科大学读博,期间在日本访问留学2年后,毅然决定回到滋养我医学梦想的遵医附院专攻耳显微外科。
15年从医路,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听力障碍或耳部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压力和社会交往的阻碍。因此,面对患者的每一份托付,我始终坚持“医病更医心”。我深知,充分的沟通和知情同意,是建立信任、消除恐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关键。我尝试用各种比喻、模型甚至绘图,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让患者和家属明白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努力的方向。
随着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越来越多成人语后聋患者积极就医,精准的人工耳蜗植入、复杂的听力重建术,都在方寸之间、毫厘之内进行,容不得半点马虎。我紧跟学科前沿,不断学习、实践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认真负责做好每一台手术。因为,让患者重新听见,重获沟通的桥梁,就是我们耳科医生神圣的职责与使命。
前路漫漫,医道求新。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广袤领域,不断拓展解除病痛的能力边界,惠及更多深受耳疾困扰的患者。同时,我将始终铭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准则,以身作则,用我们精湛的医术、温暖的沟通和无私的奉献,去回应每一份生命的托付,用心去“听见”患者的心声,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仁心、担当与对生命的敬畏。
编辑:宋胜海
责编:伍韵
审核:陈骞
总值班:张小东